蜜桃国内精品久久久久软件9,天天av综合网,亚洲精品丝袜字幕一区,成人国产乱码久久久久,福利电影av,91网址在线,伊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新研究:滅絕恐龍的小行星來自外太陽系
  •   

  新華社北京8月19日電 一個國際研究團隊日前在美國《科學》雜志發(fā)表論文說,通過對墨西哥希克蘇魯伯地區(qū)沉積物的分析,他們認為約6600萬年前撞擊地球并導致非鳥類恐龍滅絕的物體是一顆來自外太陽系的碳質小行星。

  此前研究普遍認為,希克蘇魯伯地區(qū)遭受撞擊和相應的地球環(huán)境變化,導致了一次生物大滅絕,其中包括非鳥類恐龍的滅絕。但對于撞擊物的性質還有諸多未解之處。

  德國科隆大學等機構研究人員在希克蘇魯伯隕石坑的3個點位進行巖石取樣。檢測結果顯示,樣本中富含銥、釕、鉑等金屬元素。這些金屬元素在地球上很罕見,但在小行星上十分常見。在分析釕同位素比例的過程中,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了關于撞擊物來源的線索。

  釕有7種穩(wěn)定同位素,在不同來源的天體中具有不同的混合特征。通過將樣本數(shù)據(jù)與過去35億年間其他8個撞擊點的巖石樣本進行比較分析,研究團隊發(fā)現(xiàn)??颂K魯伯撞擊點遺留的釕同位素特征與來自內太陽系的硅質小行星并不匹配,而與來自外太陽系的碳質小行星非常匹配。

  曾有觀點認為,撞擊物是一顆在太陽引力作用下解體的彗星的一部分。但進行本次研究的團隊認為,彗星碎片的釕同位素數(shù)據(jù)與撞擊點的特征并不相符。


版權所有:晉風網(wǎng)  晉ICP備202100560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