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ption="編輯提供的本地文件" sourcename="本地文件"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outline: none; max-width: 100%; height: auto;" alt="" />
新華社北京11月5日電 題:二〇二一——二〇三五:照見你我青春路
開欄的話:
萬眾期待中,《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四個五年規(guī)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公布了。
宏闊壯美的藍圖,照見未來的中國,也照見未來的你我;朝氣勃發(fā)的事業(yè),讓青春的你與青春的國,相遇在最美的年華、最好的時代。
未來的五年和十五年,對于新時代青年而言,是成長成才的重要時期;對于新時代中國而言,是創(chuàng)造復興偉業(yè)的關鍵一程。青春夢想與強國夢想,從未像今天這樣緊緊相連;人的全面發(fā)展與黨和國家的全面發(fā)展,從未像今天這樣深深相融。奮斗的青春,奮斗的中國。青年怎樣,中國就將怎樣。
11月5日起,新華社開設“青春的夢想 青春的奮斗”專欄,聚焦“十四五”規(guī)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帶給廣大青年的成長機遇和人生舞臺,講述青年故事、抒發(fā)青年心聲,傾聽青年與國家共同進步的足音。
新華社記者
“十四五”規(guī)劃怎么定?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是什么?黨中央的建議,來了——
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將大幅躍升;人民生活更加美好……這份未來中國的行動指南,繪就經濟社會發(fā)展的新圖景,也開啟千千萬萬青年揮灑青春的新天地。
時代潮頭上,夢想正揚帆。當最美的青春遇見壯闊的時代,將綻放出怎樣的光華?
以青春之奮斗創(chuàng)造青春之中國,以青春之中國成就青春之你我——答案,在規(guī)劃《建議》中,也在億萬奮進的腳步中。
青春為證,“看見”未來之中國
cription="網上抓取的文件" sourcename="本地文件"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outline: none; max-width: 100%; height: auto;" />
中國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隊員次仁羅布在2020年珠峰高程測量登山中(5月19日攝)。新華社發(fā)
24歲的中國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隊員次仁羅布,難忘今年5月登上珠穆朗瑪峰,獲取“世界之巔”各項數據的艱辛歷程。
讀著規(guī)劃《建議》,次仁羅布格外感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就仿佛登山一樣,一步一個腳印向上攀登,一定會有到達的那一天。”
因為相信而看見。在青年眼中,規(guī)劃《建議》描繪出一個怎樣的中國?
cription="網上抓取的文件" sourcename="本地文件"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outline: none; max-width: 100%; height: auto;" />
湖南耒陽農村的“留守女孩”鐘芳蓉在高中校園留影(7月24日攝)。新華社發(fā)
這將是日益富強的中國——
今年高考,湖南耒陽農村的“留守女孩”、18歲的鐘芳蓉,以676分、湖南省文科前十的高考成績,填報北京大學相對冷門的考古專業(yè),引來眾多關注。
“5年、15年以后,我應該畢業(yè)了,從事我最喜歡的考古工作了。”鐘芳蓉說,相信隨著國家經濟實力、綜合國力的大幅躍升,將能支持更多孩子有條件選擇自己喜歡的人生。
強化國家戰(zhàn)略科技力量,發(fā)展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加快數字化發(fā)展,暢通國內大循環(huán),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huán)……規(guī)劃《建議》按下了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前進鍵”。
cription="網上抓取的文件" sourcename="本地文件"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outline: none; max-width: 100%; height: auto;" />
徐萍(前右一)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出席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開幕會(2019年3月5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濤 攝
這將是更加民主的中國——
25歲的四川女孩徐萍成為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以來,把大量時間用在深入社區(qū)和學校調研,聽取基層意見建議,形成的一些議案被有關部門采納。她說,自己從中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社會主義民主的真諦。
“規(guī)劃《建議》提出保障人民依法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yè)、管理社會事務。到2035年,人民的權力和權利能得到更充分保障,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建設的成果將惠及每一個人。”徐萍說。
cription="網上抓取的文件" sourcename="本地文件"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outline: none; max-width: 100%; height: auto;" />
張春景帶著創(chuàng)作的影片《秋實》走進高校與青年創(chuàng)作者進行經驗分享(1月7日攝)。新華社發(fā)
這將是彰顯文明的中國——
今年初,青年文藝工作者張春景主創(chuàng)的水墨動畫電影短片《秋實》,入圍第7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jié)新生代單元。這部具有鮮明民族風格的短片,以“文化+科技”方式講述中國故事、傳遞中華韻味。
規(guī)劃《建議》提出,以講好中國故事為著力點,創(chuàng)新推進國際傳播,加強對外文化交流和多層次文明對話。這正是張春景們一直在做的事。
“未來的中國不僅綜合國力蒸蒸日上,也必將創(chuàng)造出與時代相輝映的燦爛文化。”張春景說。
cription="網上抓取的文件" sourcename="本地文件"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outline: none; max-width: 100%; height: auto;" />
拼版照片上圖:北京大學第三醫(y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yī)師吳超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附屬同濟醫(yī)院中法新城院區(qū)內(3月10日攝);下圖:吳超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附屬同濟醫(yī)院中法新城院區(qū)內工作(視頻截圖)。新華社發(fā)
這將是民生更加殷實的中國——
支援武漢抗疫的經歷,讓“90后”青年、北京大學第三醫(y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yī)師吳超對“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有了更深感悟,也對創(chuàng)新治理、提高社會建設水平有了更多期待。
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強化就業(yè)優(yōu)先政策,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zhàn)略……規(guī)劃《建議》讓每一個人在民生新福祉托舉的天空下,更有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cription="網上抓取的文件" sourcename="本地文件"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border: 0px; outline: none; max-width: 100%; height: auto;" />
11月4日,程緒宇在“雪龍2”號極地科學考察船前留影。新華社發(fā)(吳瑞盼 攝)
這將是更加美麗的中國——
1990年出生的程緒宇是一名極地科考隊員,對于全球氣候環(huán)境尤為關注。在規(guī)劃《建議》中,展望2035年,“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碳排放達峰后穩(wěn)中有降,生態(tài)環(huán)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讓他眼前一亮。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家園。實現美麗中國建設目標,不僅將促進中華民族永續(xù)發(fā)展,也將為人類創(chuàng)造更加美好的明天。”程緒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