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心“職場”上的類邪教伎倆
為什么會有人被邪教吸引?曼森家族、天堂之門或人民圣殿教,這些狂熱的邪教要么引發(fā)謀殺,要么導致大規(guī)模自殺,一想到就會讓人不寒而栗。當然,還有一些邪教并不是那么暴力,比如哈瑞·奎師那(Hare Krishnas)、新世紀運動或個人崇拜類型的古魯。
更廣泛地說,邪教被定義為“對一個人、觀念、對象、運動或工作的極度崇拜”。因此,一些政治組織、生活團體、犯罪協(xié)會組織也存在邪教的表現(xiàn)形式。許多“企業(yè)”也有類似邪教的特點:有影響力的領袖,鼓吹奉獻,要求絕對忠誠;內向封閉型企業(yè)文化;嚴苛的行為規(guī)范,絕不容忍偏離規(guī)則。
在最根本的層面上,邪教滿足了人類對意義的追求。它們?yōu)橹T如生命的意義、善惡、宗教事務等難題提供了清晰和絕對的答案。此外,邪教滿足了我們對結構和秩序的需要。有些人加入邪教只是出于孤獨或渴望成為強大“組織”的一員。
邪教頭目深知如何滿足這些基本欲望。這些“迷人的掠食者”——精神控制大師,善于利用追隨者的憂慮和不安。他們擅長讓新成員感受到被愛,感受到自身重要性;成員喜歡聽什么他們就說什么。這些“魔法師”讓他們的追隨者相信各種極端概念,如絕對的財產安全、平靜的心靈、完美的健康,甚至永生。他們著力推動那些簡單而有意義的想法,這與日常生活的模糊性、矛盾性和不確定性截然相反。
毋庸置疑,許多邪教頭目魅力四射,用各種誘惑來引誘追隨者。但在這種魅力的表象背后,他們都具有反社會甚至心理變態(tài)的人格特征。
邪教的心理動力學
復雜的心理動力在邪教的創(chuàng)建過程中起著不小作用。例如,邪教利用了人們對“操縱神奇力量”的渴望。邪教領袖往往被賦予“神奇能力”,這與孩童時期父母在他們的小宇宙中“全能”的概念相似。同樣,追隨者們屈從于其頭目,來塑造他們的思想和世界觀。這使得邪教頭目得以宣揚謊言、扭曲事實,直至追隨者失去區(qū)分真實和幻想的能力。
為了保持絕對控制,邪教頭目鼓勵他們的追隨者斷絕與外部世界的聯(lián)系。隔離邪教成員的一種有效方法是通過“我們VS他們”的心態(tài)來傳播偏執(zhí)思維。 “他們”指的是家庭,甚至是被描繪成惡意的政府,而“我們”是邪教組織,是避風港。切斷與之前聯(lián)系的紐帶后,追隨者就會更加依賴邪教來滿足他們的生理和情感需求。這就是讓他們離開邪教或類邪教組織,即便使遭受虐待,也異常困難的愿因。
盡管如此,邪教組織成員往往對自身處境視而不見,堅持認為是按照自己意愿在行動。對外人來說,這顯而易見,但追隨者本人卻毫不疑惑。他們自我囚禁的“監(jiān)獄”是隱形的。
類邪教組織
如前所述,許多社會和企業(yè)組織都具有類邪教性質。雖然與宗教意義上的邪教相比,這些類邪教組織的侵擾性較小,但它們也有類似的皈依形式。例如,許多商業(yè)組織宣揚具有威脅性的意識形態(tài)和文化價值觀。
就像真正的邪教一樣,一些組織也會滋生偏執(zhí)思維。企業(yè)身份往往被用來抵御敵對的外部勢力,使“我們VS他們”的行為成為規(guī)范。這些類似邪教的組織并不鼓勵創(chuàng)造性思維。教條和精神控制扼殺了思想、意見和建設性批評。
我們應當警惕類邪教組織。為抵御誘惑,我們應當足夠警惕。每個人都有責任堅守自己區(qū)分言語煽動和事實的能力。我們要拒絕“非此即彼”的絕對化思維模式,珍惜參與辯論的機會。當問題出現(xiàn)時,認清客觀事實,從不同角度審視。
最后,我們欣賞那些有思想的領導,他們鼓勵批判性思維、珍視有價值的判斷、重視個性和真實性。發(fā)掘追隨者的潛力,使他們變得更好,而不是奴役他們,這是衡量是否具備良好領導能力的試金石。
作者簡介:曼弗雷德·凱茨·德·弗里斯是著名的管理學家,心理學家,歐洲工商管理學院領導力發(fā)展和組織變革臨床教授,Raoul de Vitry d’Avaucourt講席教授,歐洲工商管理學院全球領導力中心創(chuàng)始人。他還著有《領導的奧秘》、《神經質組織》等數十本著作,被《金融時代》、法國《資本雜志》、德國《經濟周刊》、《經濟學家》評為“管理思想家世界五十強之一”、“人力資源管理界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原文網址: https://knowledge.insead.edu/blog/insead-blog/is-your-organisation-a-cult-10371